离开“中国制造”,苹果的价值会减半
苹果公司若失去与中国的紧密联系,还能生存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这家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如今已对中国的供应商和销售市场形成了深度依赖,一旦失去这些,其价值可能缩水一半甚至更多。
早在 Donald J. Trump 涉足政坛几年前,苹果及其合作伙伴就在中国各地兴建了大规模工厂来组装iPhone。然而,Trump 首次竞选总统时便向支持者承诺,要迫使苹果将这些产品的生产线迁回美国。
近十年过去了,情况却几乎没有改变。苹果非但没有将制造业迁回本土,反而只是将部分生产从中国转移到了印度、越南和泰国等地。美国本土几乎不生产任何苹果产品,据估计仍有高达八成的iPhone在中国制造。
历经多年施压,苹果的业务对中国的依赖依旧根深蒂固,以至于这家科技巨头已然无法离开中国独立运营。Trump 政府试图改变苹果行为的举措,正将这家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置于风险之中。而任何想要将苹果生产线大规模迁回美国的严肃尝试——即便这真的可行——都将需要公司和联邦政府付出巨大的努力。
就在上个月,Trump 总统宣布对中国出口商品征收高达145%的关税后的四天内,苹果公司的市值便蒸发了7700亿美元。尽管在 Trump 给予中国消费电子制造商临时豁免后,苹果挽回了部分损失,但警钟已经敲响。
今天(周四),华尔街分析师们正期待苹果公司公布最新季度的财报。预计销售额将增长4%,部分原因可能是消费者赶在关税生效前抢购iPhone。这份报告无疑将为分析师们提供一个机会,就未来关税风险、产品价格上涨以及苹果在中美两国的未来发展等问题,向苹果首席执行官 Tim Cook 展开追问。
对于本文,苹果发言人拒绝安排任何公司高管接受采访。不过,该公司今年曾表示,未来四年将在美国投资5000亿美元,并计划于2026年在休斯顿开始生产人工智能服务器。
哈佛商学院教授 David Yoffie 对苹果公司进行过案例研究,他认为这种审视是必要的,因为“一旦美中关系彻底破裂,苹果将是风险最大的公司”。
投资新兴科技公司的 Deepwater Asset Management 管理合伙人 Gene Munster 估计,美中关系的全面崩塌将使苹果的价值至少腰斩。这家市值3.2万亿美元的公司可能跌至1.6万亿美元,因为即使将部分生产转移到其他国家,其约三分之一的销售额仍与中国制造的产品息息相关。更甚者,如果苹果像其竞争对手三星(Samsung)在中韩政府争端后那样,也失去了中国消费者市场,其市值可能进一步跌至1.2万亿美元。事实上,北京方面此前已不鼓励政府雇员购买iPhone。
苹果市值的急剧下跌将在整个股市引发连锁反应。该公司约占标准普尔500指数(S&P 500)权重的6%。这意味着,投入该指数基金的每一美元中,大约有6美分流向了苹果股票。一旦苹果价值减半,投资者以及大多数401(k)养老金计划的持有者,都将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这部分投资缩水一半。
苹果在中国的根基可谓深厚。数十年前,该公司就与北京方面合作,在中国建立了制造基地,并且不同于许多其他美国企业,它并未被要求与中国公司成立合资企业。随后,苹果将在中国低成本组装设备、并将产品销售给该国日益壮大的中产阶级的模式运用到了极致。这种模式为苹果赢得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超过八成的利润,并在中国市场创造了每年670亿美元的销售额。
随着时间的推移,苹果与中国的联系愈发紧密。如今,不仅大部分iPhone在中国生产,其中国供应商甚至还为在印度组装的设备提供零部件,并在越南生产零部件和AIrPods。
苹果对中国的依赖,使其供应链成为了 Trump 政府眼中一面映照各方心态的镜子。一方面,政府希望将更多电子制造业带回美国,而苹果比任何其他电子公司都更有能力实现这一目标。它生产的智能手机数量最多,在零部件上的花费也超过竞争对手,这使其对供应商的运营地点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Trump 政府希望苹果着手启动回迁进程。商务部长 Howard Lutnick 在四月份的一次电视采访中直言:“那种由成千上万工人拧着小螺丝来制造iPhone的大军——这类工作将会回到美国。”
然而,强迫苹果离开中国可能会适得其反。新的关税可能迫使苹果提高iPhone售价,或者接受更低的利润率。相比之下,主要在越南生产且不受中国关税影响的三星手机,可能会显得更便宜。这可能导致苹果在美国本土市场的竞争力下降——而这通常是 Trump 不愿触碰的红线。
据两位要求匿名的知情人士透露,苹果一直抵制在美国生产iPhone和其他设备,因为公司运营团队经过分析认为这根本不可能。十年前,苹果在德克萨斯州组装Mac电脑时,就曾在采购螺丝和寻找可靠工人方面有过糟糕的经历。
相比之下,在中国的供应商能够轻松召集20万工人。这些工人在拥有多年制造经验的数千名工程师的监督下工作,大部分人住在iPhone工厂附近的宿舍里,零部件在长度超过足球场的组装线上流转。
市场研究公司TechInsights的分析师 Wayne Lam 表示,在美国大多数城市找到如此庞大数量的员工和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几乎是不可能的。他认为,苹果需要开发更先进的自动化流程,利用机器人来弥补美国劳动力规模的不足。
Lam 估计,如果苹果真的在美国建厂,为了维持现有利润水平,iPhone的售价可能需要从目前的约1000美元飙升至2000美元。虽然随着未来几年员工培训和零部件制造成本的降低,价格可能降至1500美元,但 Lam 明确指出:“短期内,这在经济上是不可行的。”他还补充说,将一款已有近20年历史、随时可能被新潮玩意儿颠覆的产品生产线进行如此大的迁移,本身也缺乏商业逻辑。
当然,当激励措施到位时,苹果也展现出转移供应链的意愿。2017年,由于印度对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将导致iPhone价格过高,无法在这个全球增长最快的智能手机市场分一杯羹,苹果开始在印度生产iPhone。
如今,全球销售的iPhone中约有20%在印度生产,部分零部件(如金属框架)也在当地制造。但即便是这样,显示屏等复杂部件的组装仍需依赖中国公司。曾在苹果担任制造设计经理九年的 Matthew Moore 指出,印度还有一个美国所不具备的优势:“工程师遍地都是。”
Moore 认为,要吸引苹果和其他电子公司到美国,Trump 政府需要大力投资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并鼓励为新制造设施提供贷款,就像通过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支持住房那样。
上个月,苹果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些喘息时间。曾向 Trump 就职典礼个人捐款100万美元的 Tim Cook 积极游说 Trump 政府,最终使得iPhone和其他电子产品获得了对华出口145%关税的临时豁免。但这只是暂时的。政府已表示计划针对科技产品出台更具针对性的关税。
创办了生产搅拌机等硬件产品的公司 Cruz 的 Moore 表示,如果没有政府的大力投资,苹果和其他小型制造商将继续留在中国生产,因为那里有现成的富余设备和工程师。“我不认为大局已定,船已经开走,但指望四年内我们就能在这里(美国)生产iPhone是荒谬的,” Moore 说,“这至少需要十年时间。”
文章来源:https://jandan.net/p/120125
广告